

3月27日下午,“3·21”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遇難者集體哀悼活動在事發地搜救現場舉行,對遇難者表示哀悼。
當天上午9時20分許,“3·21”東航航班飛行事故客機第二部黑匣子被找到了。此前23日發現了第一部黑匣子。至此,失事飛機兩部黑匣子均已找到。
接下來如何做好家屬安撫工作?善后處置工作如何開展?理賠工作是否啟動?
這是被發現的第二部黑匣子。 (新華社發)
地點為距撞擊點約40米、地表約1.5米土層下
在27日的“3·21”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第八場新聞發布會上,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表示,27日9時20分左右,消防救援人員在技術組指定的重點區域深度搜尋,人工挖掘出一橙色圓柱狀物體。經民航專家確認為第二部黑匣子。
廣西壯族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鄭西介紹了發現過程:一個搜尋小組在核心區撞擊點正東偏南5度、距離撞擊點40米的位置進行人工精細挖掘作業。當消防救援人員挖掘至地表往下約1.5米深處時,在翻開一塊樹根后發現一個被泥土包裹的圓柱形金屬罐體。隨后迅速交由民航專家辨認,確認為失事飛機的第二部黑匣子。
“我們挖到一個沾滿泥土的罐體,擦掉泥土,露出了橘黃的顏色和英文字樣,當時真的很激動!”廣西消防救援總隊南寧支隊副隊長陳小輝說。
此前23日16時30分左右,在事故現場主要撞擊點東南方向約20米處的表層泥土中,發現了失事飛機上的第一部黑匣子。
338名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現場搜尋
27日,搜救現場天氣轉陰,小幅度降溫。記者在現場看到,工作人員穿著防護服、佩戴口罩在進行后續的搜尋取證工作,幾臺大型挖掘機正在作業。
鄭西介紹,共有338名消防救援人員進入現場進行搜尋,其中160人深入核心區搜索。為提高搜尋效率,在核心區采取與民航專家協同作業的方式,5名消防救援人員配一名民航專家,圍繞重點區域劃分網格,多組同步實施作業。
朱濤介紹,技術組根據近幾天現場勘查結果反復論證,更加精準地確定了第二部黑匣子的重點搜尋區域。搜救組根據相關建議對現場工作方案進行了調整,對核心區挖掘點進行了分級,提升搜尋效率,在增加挖掘現場施工與勘查力量的同時,各方協調聯動,增加單日工作時長,開展了夜間搜尋作業。
陳小輝介紹,今天發現黑匣子的區域是經過民航專家判定的發掘重點區域之一,在今天之前,消防救援人員已經連續在此進行多日的搜救挖掘工作。“我們在這個區域共派了三組,從今天早上八點開始,根據專家標注的位置進行重點挖掘。”
是否能夠就此還原事故原因?
飛機一般裝有兩部黑匣子,剛剛發現的第二部黑匣子為飛行數據記錄器。其中的數據能夠為事故原因分析提供真實、客觀的證據。經檢查,記錄器其他部分損毀嚴重,數據存儲單元外觀較為完好。目前,該記錄器已送往北京專業實驗室進行譯碼工作。
據介紹,飛行數據記錄器一般安裝在客艙尾部,記錄時長25小時左右,記錄參數約1000個,記錄著飛機的高度、速度、航向、俯仰角、滾轉角、垂直速度等狀態參數,駕駛員操縱飛機的駕駛桿、駕駛盤、腳蹬位置和通話按鈕等參數,以及自動駕駛儀、自動油門等機載系統狀態參數。在發動機啟動時開始記錄,發動機停車后終止記錄。
此前發現的第一部黑匣子為駕駛艙語音記錄器,一般安裝在貨艙尾部,可以記錄四個通道聲音,記錄時長兩到三小時,可以記錄四個通道聲音,分別為機長通道、副駕駛通道、備用通道、環境通道聲音。
失事飛機的兩個記錄器都具有可以抵抗高過載沖擊撞擊、耐高溫、耐海水浸泡等特性,不易損毀。
“由于本次事故情形比較罕見,空管雷達顯示飛機是在巡航階段突然下降高度,且下降率很大,黑匣子對我們梳理事故鏈條、還原和分析事故原因非常重要。”民航局事故調查中心主任毛延峰說。
據悉,調查人員后期需要把兩部記錄器的數據,以及現場勘查的證據、空管雷達數據、機組和空管單位的陸空通話、飛機與地面的數據鏈傳輸信息、證人訪談等信息結合起來,進行綜合分析研判,才能更加客觀準確地分析事故的原因。
3月27日拍攝的哀悼活動現場。(新華社發)
專業解讀
飛機墜落后,黑匣子如何找到?
有關專家介紹,黑匣子通常指飛行數據記錄儀?,F代商用飛機一般安裝兩個黑匣子,分別是“駕駛艙話音記錄器”和“飛行數據記錄器”。當飛機發生故障或事故時,找到黑匣子,從中讀出記錄的各種數據,能夠幫助技術人員分析飛機出現故障或失事的原因。
這位專家進一步介紹,黑匣子在水下定位,主要依靠水下定位信標,當黑匣子入水,信標上的水敏開關啟動信標工作,然后通過專用聲吶探測儀對其進行定位。在陸地的定位主要依靠人工目視,找到飛機殘骸后,利用黑匣子外表明亮、獨特的顏色和反光標識進行搜尋。在確定大致位置范圍后,即使黑匣子埋入土中,也可用金屬探測儀等探地工具尋找。
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有效擴大搜索范圍?
廣西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鄭西26日表示,派出4個外圍搜索組,以無人機超視距飛行偵察、紅外熱成像搜索、信息測繪標注、重點區域超低空核查和精細化建模等方式,沿飛機飛行航線途經的約750畝的面積區域開展搜索工作。
據介紹,無人機通過掛載不同的功能模塊,如搭配變焦相機、喊話器、探照燈等功能配件可實現圖像拍攝、視頻錄像、災情偵察、疏散提示、災害現場照明及救人等系列任務,后期通過軟件對圖像進行處理,可實現二維影像對比、三維建模等功能。
廣西消防救援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,截至26日,在此次救援中,廣西消防救援總隊通信保障人員起飛無人機30架次,累計飛行時間400多分鐘,拍攝圖片8300多張,攝制搜尋作業視頻90多分鐘,制作全景圖6份,二維正射影像圖7張及三維建模3份,紅外熱成像拍攝886張,為現場指揮部指揮決策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撐。
現場有一定濃度可燃氣體,怎么辦?
記者從26日下午的“3·21”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,救援過程中發現現場有一定濃度的可燃氣體。為此,救援人員使用六合一復合氣體探測儀對核心區進行氣體濃度監測,防止因可燃、有毒氣體泄露引發次生災害,目前核心區氣體監測數值均處于安全范圍以內。
廣西消防救援總隊有關負責人介紹,六合一復合氣體探測儀集成了多種氣體濃度探測器,主要用于事故現場可燃、有毒氣體濃度檢測。
搜救人員腰間系著安全繩進行搜索。(新華社發)
善后處置
接下來如何做好家屬安撫工作?
東航集團宣傳部部長劉曉東說,宣布機上人員全部遇難以來,東航根據指揮部的工作安排,制定工作預案、安排專班人員,在心理援助專家的指導下,提前對旅客家屬進行面對面的溝通和安撫,傾聽家屬的傾訴,減少情緒沖擊,努力解決他們的困擾和問題。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,安排了心理援助和醫療保障力量,密切關注家屬的健康和情緒狀況,“在指揮部和當地政府安排下,自27日早上5點多開始,我們協助近200名家屬分批次有序前往事發地附近悼念親人。”
善后處置工作如何開展?
劉曉東表示,已從安排好家屬行程、做好旅客家屬生活保障、提供針對性服務等三方面進行落實。針對旅客家屬提出的協助回程訴求,已組織好行程兩頭的接送陪護工作。在旅客家屬的生活保障上,了解每個家庭的具體情況,安排好衣食住行,特別是關注一些困難家庭、患有疾病和高齡的家屬等,提供好陪護保障、健康醫療、心理援助等服務,還組建了“一戶一冊一專班”團隊,持續為每位遇難者家庭提供一對一服務。
理賠工作是否啟動?
劉曉東介紹,公司已經正式啟動理賠工作,“我們將依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,充分尊重家屬合理訴求,與家屬具體溝通方案細節,制定理賠方案,確定統一的賠付標準。”
此外,公司已組建專職團隊負責此次理賠工作,面向家屬設置開通了理賠專線,并按照家屬就近就便原則,主動與家屬進行線上或線下的溝通協商。
(新華社)
來源:珠江時報 編輯:丁小君
選擇舉報類型
實名認證
提醒您:
應國家法律要求,使用互聯網服務需完成實名驗證。為保障您賬號的正常使用,請盡快完成手機驗證,感謝您的理解和支持!